edf40wrjww2ArticleT:Contents
各位老师,各位领导大家上午,非常感谢WWF给我分享的机会,我的题目是自组织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选择-以稻鳝为例。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情况,要想比较好的发展是很难的。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,两亿多户耕种自家承包的小农,种植70%的耕地70%用于种植。自己本身地这么少,人这么多,只有多样性提高经济效益。农业特点是巨大的社会经济、自然复合生态系统,具有开放性,非中心调控系统和非线性,生物体不仅是环境影响的波动接受者。现在稻田养殖有养鸭,养虾,目前都存在一个问题,品种比较单一,经济效益比较差,纯利润低于2000元每亩,本土物种挖掘不够,水肥配套技术缺乏,专用饲料较少,系统化,模型化,定量化不够,规律性的认识和机理性研究少。我们搞这个稻鳝工作,我做生产实践当中,这个模型今天下午去参观,大家就知道。我们80%的水稻,10%的田埂,10%的环形沟,我们要用倒逼式的发展去进行生态效益。我们要重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,我们要实现经过效益高,必须要大于2000元每亩,我们还要有产品多样性与主导品种相结合。我们一定机械化,工厂化于精耕做相结合,构件特种食物链,每亩每年可以消化1到2T腐熟的畜禽粪的污染和0.5T稻草,我们要充分考虑乡土物种。
黄鳝是好的系统工程师,我们一定要合理去利用,主要是黄鳝和泥鳅的效益比较高,每亩的效益在2000每亩以上,我们给大家看一下图片,这个是海陆空防病虫害,,这个是推广示范的省市图。我最后总结一点,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,利用乡土物种恢复农业生系统的生物多样性,发挥大自然的聪明才智,合理给农业生态系统委派系统工程师,这就是我们自组织农业。
这个是常熟生产基地的发展模式,大家看一下就行了,因为时间不够,欢迎大家下午到我们的现场去进行指导。谢谢大家。